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va82R9q1vdeEbeaVQd5XQ
禿瘡花,小時候常見,我們叫它“雞蛋花”,因為花瓣嫩黃如雞蛋黃,它的花瓣極易凋謝,記得小時候會摘下一朵花,然后輕輕一吹,花瓣就掉了,或者在摘的時候,就全掉了,只剩下中間繁密的花蕊,覺得它很可憐,那么容易凋謝。
白屈菜和禿瘡花長得太像了,以至于我一直分不清,但是今天我必須分清它們了。
禿瘡花
禿瘡花開花很早,早春三月就有了,藍綠色的羽狀分裂基生葉厚厚地鋪滿了剛剛蘇醒的土地,中間挺出灰綠色帶毛的莖,莖端分枝,枝端生出綠色卵形花蕾,花蕾打開便是黃色的四瓣花,屬于早春燦爛又高大的野草花了。
禿瘡花,又叫禿子花、勒馬回,是罌粟科禿瘡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全體含淡黃色液汁,被短柔毛,稀無毛。
莖多,綠色,具粉,上部具多數(shù)等高的分枝?;~叢生,葉片狹倒披針形,羽狀深裂,裂片再次羽狀深裂或淺裂;莖生葉少數(shù),生于莖上部,長1-7厘米,羽狀深裂、淺裂或二回羽狀深裂,裂片具疏齒,先端三角狀漸尖;無柄。
花1-5朵于莖和分枝先端排列成聚傘花序;花芽寬卵形,花瓣倒卵形至圓形,黃色;雄蕊多數(shù), 花絲絲狀,花藥長圓形,黃色;花柱短,柱頭2裂,直立。
禿瘡花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(qū),拉丁學名是Dicranostigma leptopodum,屬名的意思是“柱頭二裂的”,因該屬植物都具有二裂柱頭;種加名的意思是“纖瘦果莢的”。
禿瘡花屬植物的英文俗名是eastern horned poppies(東方角罌粟),也是與其二裂柱頭有關,柱頭的二裂形態(tài)會在種莢上留下“角狀”殘留,故名。
禿瘡花全草藥用可治療頭癬、體癬和禿瘡,故名。
白屈菜
白屈菜對我來說是個新的植物朋友,小時候并未見過。從整體形態(tài)上看,它比禿瘡花要纖細,有弱不禁風之態(tài),黃色花冠與禿瘡花極其相似,也是黃色,四瓣,若細看,雄蕊少于禿瘡花許多。
白屈菜是罌粟科白屈菜屬多年生草本,莖聚傘狀多分枝,分枝常被短柔毛,節(jié)上較密,后變無毛。
基生葉少,早凋落,葉片倒卵狀長圓形或寬倒卵形,長8-20厘米,羽狀全裂,全裂片2-4對,倒卵狀長圓形,具不規(guī)則的深裂或淺裂,裂片邊緣圓齒狀,表面綠色,無毛,背面具白粉,疏被短柔毛;莖生葉葉片長2-8厘米,寬1-5厘米;葉柄長0.5-1.5厘米,其他同基生葉。
傘形花序多花;花梗纖細,花芽卵圓形;花瓣倒卵形,全緣,黃色;雄蕊多數(shù),花絲絲狀,黃色,花藥長圓形;子房線形,綠色,花柱長約1毫米,柱頭2裂。
白屈菜有很多別名,比如土黃連、水黃連、水黃草、斷腸草、小人血七、小野人血草、雄黃草、見腫消、觀音草、黃連、八步緊、山黃連等,之所以俗名多帶“黃連”,因其葉片羽狀分裂,株型似黃連,故名。
白屈菜亦可入藥,可鎮(zhèn)痛止咳、利尿解毒,亦可外敷治療蛇蟲咬傷。但其本身是有毒的,不建議非專業(yè)人士嘗試使用。
有細長的果莢生出了
白屈菜的拉丁學名是Chelidonium majus,屬名源自古希臘語chelid?n,意思是“燕子”,因此其俗名也叫swallowwort(燕子草),據(jù)說白屈菜屬的植物在燕子回來時開花,燕子離開時凋謝;種加名的意思是“更大的”。
白屈菜也被叫做great celandine(大毛茛),因為其與毛茛相像,但是株型更大。
羽狀復葉,小葉有裂
花蕾絨毛較長,但稀疏(相比禿瘡花)
總結一下二者的區(qū)別:禿瘡花花期早,早春三月即長高開花,白屈菜花期較晚,大約4月中旬;禿瘡花植株粗壯,基生葉繁密;白屈菜株型纖秀,分枝較多;禿瘡花雄蕊明顯多于白屈菜;禿瘡花花蕾上的毛短而密,白屈菜花蕾上的毛長而疏。
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