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招募丨國家植物園“植趣不凡”研學課程招募啦
媒體:原創(chuàng) 作者:國家植物園專業(yè)號:國家植物園 2025/10/27 9:41:16
國家植物園(北園)全新研學教育品牌"植趣不凡"系列活動已開始,活動以"一草一木皆課堂"的創(chuàng)新理念構建沉浸式研學教育體系。國家植物園擁有1.8萬種植物,珍稀瀕危植物近千種,植物收集種類國內領先,多位博士、高級工程師將深度參與研學教育系列活動?;顒訉⑸疃韧诰蛑参?、文化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資源,讓每株草木都成為傳播中華生態(tài)文明的綠色信使,講好中國植物故事。

活動內容介紹
(一)知行“植”旅活動一:
自然筆記——國家植物園里的奇妙探索日記
用畫筆記錄自然,用科學解讀生命。自然筆記,是由細膩筆觸與嚴謹觀察交織組成的藝術與科學的浪漫相遇。通過這堂課,五彩斑斕的秋葉、枝頭綴滿的果實,都能成為你筆下獨一無二的自然檔案。

活動亮點
國植獨家資源,帶你推開自然之門
那些撿起的葉子、養(yǎng)過的小花……這些都是自然的密語。國家植物園獨家資源 全年無休的自然劇場=你的自然筆記永遠不缺靈感!春櫻夏荷、秋葉冬枝、藏在水邊林間的鳥叫蟲鳴,這里的一切,都在等你來記錄。
零基礎入門自然速寫
擔心畫不好?別怕!導師專為新手設計了趣味速寫課,將手、眼、腦結合,教你用簡單線條解鎖天生的觀察力。從葉子脈絡到整株植物形態(tài)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:只要開始畫,就已經讀懂了自然。
科學與藝術碰撞
無需成為專業(yè)畫家或生物專家,只要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,就可以用畫筆和文字捕捉令你感動的自然。自然筆記既是藝術品,也是獨屬于你的自然檔案。

活動安排
1.植物觀察基礎:自然筆記基礎、葉子形態(tài)特征與葉變色機制講解。
2.巧手速繪:葉子速寫方法、彩鉛涂色技巧。
3.向著自然出發(fā):實地觀察不同植物葉形態(tài)與顏色之間的區(qū)別。
4.畫出你的自然故事:創(chuàng)作植物園里的葉子觀察自然筆記。


報名須知
1. 活動時間:
2025年11月1日(周六)上午9:30-11:30
2.報名截止時間:周六活動周四24點截止。
3.對象:8-14歲親子家庭(為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指導與互動體驗,僅開放16組家庭席位,1大1小為1組。10組成團)。為保證體驗,不建議一名家長帶兩名孩子參與,如仍需參與,視為兩組。
4.費用:298元/組(含活動入園、物料、講師等費用)
5.地點:國家植物園(北園)
以上活動具體詳情,請見本文末尾購票小程序中的內容介紹。
(二)知行“植”旅活動二:
大樹探秘——國家植物園里的珍稀喬木
秋色繽紛,葉落歸根——與孩子一起走進國家植物園北園,專業(yè)導師帶您解鎖珍稀喬木的生命歷程,開啟一場樹木觀察與自然守護之旅。

活動亮點
科學與趣味相融, 珍稀與全面一體
國家植物園以遷地保護為核心,專門收集和培育珍稀植物。北園內喬木種類繁多,本次課程,張雪高級工程師通過對其科學性及趣味性知識的梳理,從中選出10種珍稀喬木作為觀察目標,全面、專業(yè)又難得。
觀察10 種珍稀喬木,記錄真實生態(tài)數(shù)據
專業(yè)導師指導,學習科學觀測方法;近距離接觸珍稀種,了解其生態(tài)價值。
便攜工具放大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植物獨特印記
借助身邊的工具,探索肉眼忽視的植物細節(jié); 解鎖葉片、樹皮等的隱藏特征。
活動安排
1.知識課堂:植物結構/10種珍稀喬木植物學解讀/ 指導如何觀察。
2.技能培訓:“拍一拍”植物,當場查它的“身份證”/善用植物數(shù)據庫,學會查珍稀樹種檔案。
3.實地探索: 探尋花果秘密、解讀中國特有植物與保護植物、植物春夏季物候觀察。
4.公民科學家:記錄觀測數(shù)據,了解科學觀察。


報名須知
1. 活動時間:
2025年11月1日(周六)下午13:30-15:30(張老師)
2.報名截止時間:周六活動周四24點截止。
3.對象:6-12歲親子家庭(為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指導與互動體驗,僅開放16組家庭席位,1大1小為1組。10組成團)。為保證體驗,不建議一名家長帶兩名孩子參與,如仍需參與,視為兩組。
4.費用:298元/組(含活動入園、物料、講師等費用)
5.地點:國家植物園(北園)(具體線路:科普館林奈教室—科普館周邊-曹雪芹紀念館周邊-湖區(qū)周邊-樹木園-碉樓周邊-活動結束)
以上活動具體詳情,請見本文末尾購票小程序中的內容介紹。
(三)知行“植”旅活動三:
果實分類學:解鎖“果實密碼”
又到了萬物斂藏的收獲季,枝椏間盡是秋日的豐碩。這些掛滿枝頭的果實,是秋天寫給國家植物園的詩,更是植物界的 “家族檔案” 和 “生命傳承”。 果實的每一道紋路、每一種形態(tài),都藏著植物家族的演化密碼與親緣線索!
你是否觀察過他們之間的不同?如果你是植物學家,會如何給這滿園收獲的果實分類呢?這個周末,快到國家植物園 “果實分類學” 研學課來,讓我們剝開秋果的外衣,讀懂自然的分類密碼,化身小小分類學家,一起探索果實和種子的自然秘密吧!

活動亮點
權威導師全程護航:跟隨生態(tài)保護專家柴永斌老師,依托其濕地保護、科考管理及百萬字科考報告積累的專業(yè)經驗,以科學考察思維引領研學,深度提升學生自然探索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。
園間尋果,讀懂秋實百態(tài):園內收集或尋找不同種類的果實或種子,觀察果實和種子的生長環(huán)境,通過對形態(tài)、結構、功能的關聯(lián),理解“為什么秋天的果實各有模樣”。
“小小分類學家”實戰(zhàn),給果實種子分類:分組領取“果實種子包”,從 “植物學家視角” 觀察、記錄,按小組討論分類標準 —— 是按果皮軟硬分?按種子數(shù)量分?還是按種子形態(tài)、果肉質地分?還有沒有更好的分類標準?快來親自體驗植物學家的分類思維與探索樂趣吧!
秋果微觀探秘,解剖實證分類密碼:從果實的表皮,到內部結構,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紋路,測量內的種子數(shù)量,觀察種子在果肉中的排列方式,揭秘 “為什么有些果實有硬核”“為什么葡萄成串生長” 等趣味問題,讓分類學知識與秋收生活緊密相連。

活動安排
1.跟隨導師,在植物園里尋找 “分類案例”,走進秋日的園區(qū),觀察不同植物的果實形態(tài),理解分類學在植物識別中的實際應用。
2.回到室內,分組領取混合水果樣本,導師啟發(fā)孩子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分類邏輯,同學們化身植物學家,討論制定自己的分類標準。
3.在導師指導下解剖典型果實,觀察果實的橫切面結構,標注關鍵分類特征,深入理解不同果實類型的分類依據。在實戰(zhàn)中逐步建立 “觀察—歸納—分類—驗證” 的邏輯鏈條,這正是分類學知識體系的核心思維模式。
報名須知
1. 活動時間:
2025年11月01日(周六)上午9:30-12:00(柴老師)
2.報名截止時間:周六活動周四24點截止。
3.對象:6-12歲親子家庭(為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指導與互動體驗,僅開放16組家庭席位,1大1小為1組。10組成團)。為保證體驗,不建議一名家長帶兩名孩子參與,如仍需參與,視為兩組。
4.費用:298元/組(含活動入園、物料、講師等費用)
5.地點:國家植物園(北園)
以上活動具體詳情,請見本文末尾購票小程序中的內容介紹。
(四)知行“植”旅活動四:
神奇的樹葉:樹葉的自然偵探之旅
不是所有的冒險都需要遠方,蹲下身,拾起一片樹葉——你握住的,可能是整片森林最生動的“自然課堂”??靵韲抑参飯@和我們開啟樹葉的自然偵探之旅。

活動亮點
1.科學認知:化身“葉片偵探”,帶你系統(tǒng)解析葉形的結構特征和葉子們的十八般武藝。
2.進化智慧:你以為葉子們只是在“凹造型”?通過對比,理解植物億萬年的進化策略。
3.季節(jié)智慧:你以為黃葉葉只是秋的 “裝飾”?通過對比春夏綠葉與秋日葉片的差異,理解植物如何用 “變色” 適應季節(jié)變化,讀懂葉片里藏著的秋日生存策略。

活動安排
1.葉片探索與科學觀察:破解葉片的形態(tài)密碼,認識不同葉片的形態(tài)與功能。
2.發(fā)現(xiàn)葉子的生存智慧:顏色、掌狀、羽狀、針形葉、心形…這絕不是在凹造型哦,自然進化中,植物是適應環(huán)境的智慧大師。
3.自然藝術植物畫:親手創(chuàng)作一幅獨特的植物畫,感受秋葉的色彩,一起把秋天的詩意搬回家里吧!
報名須知
1. 活動時間:
2025年11月1日(周六)下午14:00—16:30(柴老師)
2.報名截止時間:周六活動周四24點截止。
3.對象:6-12歲親子家庭(為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指導與互動體驗,僅開放16組家庭席位,1大1小為1組。10組成團)。為保證體驗,不建議一名家長帶兩名孩子參與,如仍需參與,視為兩組。
4.費用:298元/組(含活動入園、物料、講師等費用)
5.地點:國家植物園(北園)
以上活動具體詳情,請見本文末尾購票小程序中的內容介紹。
(五)知行“植”旅活動五:
尋昆蟲秘境?探奇幻之旅
國家植物園依托豐富的生態(tài)資源,推出沉浸式昆蟲探索課程,帶領孩子與自然愛好者走進微小卻精彩紛呈的昆蟲世界!更有與眾多驚喜不期而遇的奇妙夜探,讓你體驗與晝間完全不同的自然奇觀。

活動亮點
專家?guī)ш?,讓你從“看蟲”到“懂蟲”
跟隨中多項紀錄保持者、新物種發(fā)現(xiàn)者潘老師、一起掌握科學觀察方法,培養(yǎng)實證思維。
零距離觀察體驗,有趣又好懂
辨別昆蟲獨特結構,解鎖昆蟲家族行為密碼,發(fā)現(xiàn)昆蟲與植物的秘密友誼。
生態(tài)保護,責任從這里傳遞
傳遞生態(tài)保護意識,理解昆蟲對自然界維持和發(fā)展的關鍵作用。


活動安排
1. 掌握科學觀察四步法:科學觀察/形態(tài)描述/行為解讀/分類鑒別
2. 實地互動:不走尋常路,眼見為實,邂逅昆蟲界小英雄
3、系統(tǒng)思維:了解昆蟲與植物、昆蟲與其他生物的協(xié)同進化關系。
4. 生命教育:理解生物多樣性,保護生物多樣性。
報名須知
1. 活動時間:
2025年11月1日(周六)上午9:30-12:00(潘老師)
2025年11月1日(周六)下午15:00-17:30(潘老師)
2.報名截止時間:周六活動周四24點截止。
3.對象:6-12歲親子家庭(為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指導與互動體驗,僅開放16組家庭席位,1大1小為1組。10組成團)。為保證體驗,不建議一名家長帶兩名孩子參與,如仍需參與,視為兩組。
4.費用:298元/組(含活動入園、物料、講師等費用)
5.地點:國家植物園(北園)
以上活動具體詳情,請見本文末尾購票小程序中的內容介紹。
(六)知行“植”旅活動六:
飛鳥尋蹤——植物園里的鳥類鄰居
國家植物園(北園)專業(yè)觀鳥體驗,邂逅林間躍動的翅膀,帶孩子用科學視角觀察鳥類生態(tài),發(fā)現(xiàn)身邊的飛羽奇跡。



拍攝者:丁堯 拍攝地:國家植物園北園
活動亮點
1.專業(yè)導師:專家?guī)ш?,揭秘鳥類行為背后的科學。
2.科考體驗:觀察15 種鳥類,記錄真實生態(tài)數(shù)據。
3.公民科學家:數(shù)據直傳中國觀鳥記錄中心,助力生態(tài)科學研究。
活動安排
1.知識課堂:鳥類特點/鳥類六大類群/遷徙路線
2.技能培訓:望遠鏡使用技巧/鳥類識別口訣
3.實地偵探:追蹤筑巢行為/解讀鳴叫密碼/捕捉靈動身影
4.公民科學家:上傳觀測數(shù)據,助力真實科學研究


報名須知
1.活動時間:
2025年11月1日(周六)上午9:30-12:00(丁老師)
2025年11月1日(周六)下午15:00-17:30(丁老師)
2025年11月2日(周日)上午9:30-12:00(丁老師)
2025年11月2日(周日)下午15:00-17:30(丁老師)
2.報名截止時間:周六活動周四24點截止,周日活動晚上周五晚上24點截止。
3.對象:6-12歲親子家庭(為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指導與互動體驗,僅開放16組家庭席位,1大1小為1組。10組成團)。為保證體驗,不建議一名家長帶兩名孩子參與,如仍需參與,視為兩組。
4.費用:298元/組(含活動入園、物料、講師等費用)。
5.地點:國家植物園(北園)園區(qū)內。
以上活動具體詳情,請見本文末尾購票小程序中的內容介紹。
活動報名規(guī)則說明
1.名額占用規(guī)則:購票成功后,即視為占用活動名額。
2. 報名購票截止時間:周六活動周四24點截止,周日活動晚上周五晚上24點截止。
截止時間前可隨時申請全額退款;截止時間后不可退款,敬請理解。
3.如未成團或因天氣等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影響,活動取消,報名截止后第二天由后臺退款,敬請留意。
特別提示
1.報名完成后,請耐心等待工作人員添加您的微信或電話聯(lián)系,邀請加入課程群,請您留意相關信息。
2.活動中聽從組織方引導,遵守公園規(guī)定。
3.國家植物園(北園)客服咨詢電話:010-82598771。
活動報名購票碼

資料提供丨王希妍 王法
編輯丨孟沁蓓
審核丨陳紅巖 陳雨 孫瑤

| 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