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忠縣:30萬畝國儲林里藏著3個“財富密碼”
國家林草局生態(tài)建設工程管理中心 2025年08月01日 08:23 北京
七月的烈日炙烤著巴渝大地,忠縣官壩鎮(zhèn)三峰村的密林深處卻是一番忙碌景象。7月21日清晨,村民范遠華彎腰揮鐮,南板藍根枝葉紛紛倒下,轉眼堆成小山。頭頂,無人機懸停半空,掛鉤穩(wěn)穩(wěn)吊起成捆枝葉,沿
“這可是會飛的‘搬運工’!”范遠華抹了把汗笑道。在忠縣30萬畝國家儲備林里,這樣的“綠海生金”場景已成常態(tài)。通過“國儲林 林下經濟”模式,南板藍根、珍稀菌菇、特色藥材在林蔭下蓬勃生長,年產值突破千萬元,為村民帶去了3筆實實在在的收入。
藍草收割不用背
磨子土家族鄉(xiāng)竹山村是忠縣林下經濟的“試驗田”之一。中國林業(yè)集團重慶林投忠州公司在此建立南板藍根基地后,國儲林天然的遮陰保濕環(huán)境與藍草生長習性完美契合。無人機運輸則解決了傳統(tǒng)人力挑運兩三里山路的難題,枝葉經“空中走廊”直達公路貨車。
這片南板藍根讓村民腰包鼓了起來:土地流轉金讓竹山村集體年入5250元;產業(yè)分紅金再添6000多元;村民參與勞務,每天穩(wěn)賺80元。“以前守著林子愁飯吃,現在林蔭底下能生錢!”竹山村黨支部書記呂志華說,如今忠縣南板藍根基地在其他鄉(xiāng)鎮(zhèn)已擴展超千畝,綜合年產值達280萬元。
菌子輪番鉆草堆
7月22日清晨,白石鎮(zhèn)巴嶺村菌菇產業(yè)示范園里,村民崔志英提著竹籃在松林間穿梭。她小心托起一株竹蓀,雪白菌裙在晨光中輕顫。
“這寶貝就愛陰濕,腐葉是天然養(yǎng)料,根本不用化肥!”作為“老員工”,她每天采收竹蓀超10公斤,指尖翻飛間盡是增收的喜悅。
近年來,巴嶺村依托高海拔竹林和松林,發(fā)展“國儲林 菌菇”模式。竹蓀作為“當家花旦”,與大球蓋菇形成精妙的“菌菇時鐘”:夏秋竹蓀綻放,畝產值1萬元;冬春球蓋菇“接班”,畝賺6000余元。50畝林地通過科學輪種,年增產值達80萬元。
藥苗愛在林下住
金雞鎮(zhèn)、金聲鄉(xiāng)的林藥基地里,農技專家正指導村民:“淫羊藿葉子背面泛紫,才是最佳采收期。”林下,百部、五倍子等藥材在腐葉間蔓生,構成天然的“立體藥庫”。
近300畝中藥材基地種下淫羊藿、百部、魚腥草等多品種,以“林藥共生”模式實現年增收近100萬元,林蔭不僅滋養(yǎng)藥材,更成為村民致富的“綠色銀行”。
忠縣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南板藍根將擴大規(guī)模,建萬畝示范園;菌菇產業(yè)優(yōu)化品種結構,推動“林菌共生”標準化升級;林下中藥材深耕“一林多品、一季多收”立體種植體系。
來源:重慶日報
閱讀 81
?
留言
寫留言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hixkuvZFi5ctdrFMMcyJA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